1937年-1945年,對日抗戰期間,國軍重武器與重裝備,普遍比不上日軍。
(詳情請參閱:中日大戰15年、八年抗戰,等國防部出版品)
當時國軍高級將領之中,薛岳將軍比對敵我雙方優缺點。
國軍人力充沛,但火力不足;日軍兵力缺乏,惟火力強盛。
因此:「誘敵深入」就是相當有效與切合實際的戰略。
所以,薛岳將軍發明「天爐戰法」。在長沙會戰中,獲得相當大的戰果。
所謂天爐戰法,是事先選擇合適地形,準備相關器械,(細節不詳述)
兩軍對峙與接近戰之後,己方主力部隊主動退卻,來誘敵深入。
同時兩翼與預備隊包圍敵軍。在網狀包圍地帶,包圍敵軍。
以下請欣賞棋譜:
兩軍對峙 |
我軍外圍部隊先占領有力地點 |
黑棋以左上角的主力來誘使敵人出擊 |
白30,32明顯欲殺黑棋左上角而後快,沒有穩扎穩打 |
白棋執迷不悟,白34其實可以回頭鞏固戰果 |
黑35妙手,有寬氣征子。天爐戰法之包圍逐漸完成 |
黑棋包圍網形成,逼對手決戰。 |
白棋已陷入不利,需突圍。黑冷靜應對,逐漸縮小包圍 |
敵軍別動隊騷擾我方側翼 |
外圍敵軍垂死掙扎,試圖打開我方包圍網 |
我軍圍殺敵軍 |
影片連結:
薛岳布置天爐戰法 00:47-00:52
長沙會戰 天爐戰法 08:47-09:00 , 11:33-12:00
文本連結:維基百科 (純參考,部分來源可能不完全正確)
背水一戰 - 韓信的絕地反殺戰術
楚漢爭霸 - 劉邦與項羽 (戰役與整體戰略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